第295章 三杯鸡(1 / 1)

吴铭算是看出来了,他的餐车在这群小孩儿眼里好比百宝箱,只要打开柜门,就能变出各种各样的美食。

“蘅儿,莫要添乱!”

紧随而出的王雱板起面孔,一副小大人的模样。

王蘅自不惧他,邻家的孩童则收敛许多,但并未就此散去,而是化身护食使者,随吴铭一行自偏门入侧院。

五人将餐车和独轮车停在马厩,曹铛头及一众灶房仆役已在此等侯,众人将一应食材及器具搬至灶房。

众孩童帮不上忙,只得守在不远处翘首旁观,恨不得立时开席。

“走了!”王雱拉起小妹的手,“待会儿娘亲该念叨了。”

王蘅很想亲眼看吴川哥哥炸鲜奶,但她知道父母和兄长断无可能应允,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去,三步一回头。

咦?

忽见吴川哥哥从餐车里取出一个大号的冰鉴,又自冰鉴里取出一块圆圆的奇物,周边绘有纹饰,顶上缀着花朵,煞是好看!

那也是吃食?

她立刻挣脱兄长的手,哒哒哒朝吴川哥哥跑去。

吴铭取出蛋糕查看,体态完整,奶油也没有融化的迹象。

如今是孟冬时节,根据体感估计,东京白天的气温最多十来度,夜里能降到零度左右,何况他还在冰鉴、餐柜里放了冰块,短时间内断无融化之虞。

将蛋糕放回冰鉴,正欲盖上盖子,猛地响起一声喊:“吴川哥哥!”

王蘅在餐车前站定,目光灼灼地望向冰鉴:“那是什么?”

吴铭轻轻拍两下冰鉴,笑道:“这叫蛋糕,是送给你姐姐的生辰礼。”

“能吃么?”

“当然。”

“我也想吃!”

“按理会分而享用,不过,既是送给你姐姐的礼物,如何食用自然取决于她。”

“蘅儿!”

王雱快步走近,再度抓起妹妹的手,这回更显强硬,半牵半拽地将她带走。

父亲眼下正同四位叔叔叙话,娘亲则指挥仆役布置宴饮场地,照看两个妹妹和众孩童的任务,便落到他这个兄长头上。

芷儿素来娴静,虽年仅十岁,却已有大家闺秀的风范,不消他费心;小妹却自幼活泼贪玩,稍不留神便跑个没影,最不让人省心!

一念及此,王雱忽然想起一事,说道:“吴掌柜,今日另有一位宾客登门,亦是爹爹好友。用膳之人多出一位,不知备料可堪用否?”

“足矣。”

吴铭备料向来会留有一定的馀裕。

这倒没什么,不寻常的是,听王雱的意思,对方显是不请自来,故而没能预先知会。

这在宋代可不常见。

稍一打问,原来这位不速之客是韩缜,那便不足为奇了。

韩缜乃韩绛、韩维之弟,三兄弟生于显赫门第,同榜高中,同朝为官,后来也都身居高位。

王安石同韩绛、韩维相识更早,与韩缜结下深厚友谊是在熙宁二年进京之后,彼时与韩缜毗邻而居,“羁旅儿童得近邻,相知邂逅即情亲”。遂相与游,结为挚友。

韩缜以“喜事口腹,每食必殚极精侈”闻名。据史料记载,他性嗜鸽,且非白鸽不食,如果不是白色的鸽子肉,入口即能分辨。

他也爱吃驴肠,且要求很高,一须新鲜,二得脆美。为满足主家的口腹之欲,其府上的庖厨往往会事先将一头活驴缚于灶房外面的柱子上,待下人来报,便取刀刺驴腹,生取其肠,治净后调和五味以进。

韩缜此前常遣人来吴记预订雅间,迄今尚未得偿所愿。

此番多半是得知王介甫请来吴掌柜掌灶,二位兄长又应邀过府作客,是以便厚着脸皮随哥哥同往,意欲一饱口福。

事实确如吴铭所料。

韩缜没别的嗜好,唯独好吃,京中但凡稍有名气的食肆早已吃遍。

这吴记川饭他此前从未听闻,上月赐酺宴后,突然声名鹊起。

起初并不在意,因献肴于御前而得名的食肆所在多有,名实未必相副。

直至十日前,官家竟召其入宫设摊,这可是破天荒头一回!

能教官家念念不忘,足见吴记的菜肴确有不俗之处。

韩缜立时遣人预订雅间,岂料吴记的生意端的红火,竟是一席难求。

报出自己的名号亦无济于事,排在他之前的尚有诸多当朝要员、皇亲国戚,怕是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轮到自己。

三日前于三哥府上小聚时,听兄长提及王介甫旬日家宴之事,韩缜当下便动了心思。

今日一早,他早早至三哥府上作客,待到启程之时,便厚颜随三哥、五哥同往。

他同王介甫虽然交情不深,但素闻其生性豁达,此番得两位兄长相携,左右不过添副碗筷的事,想来无关紧要。

“真个羡煞韩某!”

五人围炉茶话,韩缜大发感慨:“我早闻吴掌柜手艺卓绝,有意到店一探,怎奈吴记雅间一席难求,始终未能如愿。介甫何以能延请其上门掌灶?”

王安石笑道:“我上月相邀亦遭推拒,此番是假借长女庆生之名,方得偿所愿。家中孩儿同吴掌柜格外亲近,我与诸君却是借了稚子的东风。”

众皆抚须大笑。

后院里,王蘅风风火火闯进王芷的闺房,不待站定,便扬声唤道:“姐姐!大喜事!”

“???”

“吴川哥哥此番特意为你备下一份生辰礼,我适才略略扫过一眼,似是以滴酥制成,绘出好些花形,几可乱真,比我的脸还大哩!”

“小妹又来哄人,滴酥岂能绘成花形?”

王芷学过滴酥,虽算不上精擅,却也知晓此技法绘不出繁复的图案。

“千真万确!蘅儿几时哄过姐姐?不信便去亲眼瞧瞧!”

“这……”

王芷见妹妹说得斩钉截铁,心下好奇,却又念及出入灶房与自己的淑女形象不符,迟疑道:“怕是不妥……”

“有何不妥?”王蘅不以为意,“咱去瞧瞧吴川哥哥送你的礼物,有什么打紧?走罢!”

王芷迟疑再三,终是好奇占了上风,姐妹俩直奔灶房而去。

灶房里,吴铭等人已着手烹菜。

今天的宴席分两桌而食。

一桌是王安石及其好友,共五人;另一桌则是吴琼和众孩童,共十一人,别看人数多,除吴琼外,馀者多为不满十岁的小孩儿,两个人的食量也未必抵得上一个大人。

两桌的菜品略有不同。

王安石那桌会多两道硬菜,小孩儿这桌则会多两道甜食——如今尚不存在吃甜食吃出蛀牙的情况,没有哪家父母会限制自家小孩儿吃糖,莫说一千年前,便是五十年前也没这说法。

吴记川饭的菜品一向依循时节而定,时值孟冬,理应吃点热乎的、便于保温的菜。

先炖羊排熬羊汤,此菜堪称冬天的标配,天寒地冻之时,没有什么比一碗羊汤更能驱寒生暖了。

羊汤全国各地都有,四川最出名的当数简阳羊肉汤,做法和外地的羊肉汤相差不大,区别只在于蘸水及所选用羊的品种,以简阳当地的土山羊为佳。

吴铭带来的羊排是在东京买的,之前已在店里做过预处理,此时便下锅炖煮。

羊肉汤的做法不难,只须记住一个要点:调料要做减法,以免掩盖羊肉本身的鲜美。

吴铭只在香料袋里装入少许的花椒、黑胡椒、白胡椒和香叶,与之同煮的当然还有羊肉的黄金搭档——白萝卜块。

曹铛头尚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,倒不是因为羊肉汤,这道汤菜他也会做,而是惊愕于吴掌柜所带来的诸多珍稀香料、特制器具及秘制酱料。

有些食材甚至连他都叫不出名来,比如那青翠的菜蔬,这时节竟还有这等新鲜的绿叶子菜?

他不懂便问:“曹某眼拙,不知这是何种菜蔬?”

“这叫巢菜,即豌豆苗顶端的那一小撮嫩叶,此乃蜀地特产,可于羊肉汤中涮而食之,滋味甚美。”

豌豆的食用史源远流长,《诗经》有云: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其中的“薇”指的便是野豌豆。

而豌豆苗因其是冬日不可多得的绿色菜蔬,自古便深受蜀人喜爱,现代的四川人称之豌豆尖或豌豆颠,宋时的蜀人则谓之巢菜,陆游有诗云:便觉此身如在蜀,一盘笼饼是豌巢。

苏东坡贬居黄州期间,怀念家乡的豌豆尖,也赋诗深情吟咏:“菜之美者,有吾乡之巢……豆荚圆且小,槐芽细而丰。种之秋雨馀,擢秀繁霜中……”

豌豆尖和鱼腥草并列为西南地区两大特色食材,在外地并不流行,曹铛头有所不知实属正常。

炖上羊肉汤,接着做下一道菜。

吴铭取出已预先焯过水的鸡肉块,以及一应调料和三个小酒杯。

曹铛头回忆了下食单上所列菜品,问道:“可是要做三杯鸡?”

今日宴席上和鸡有关的菜品只有这道三杯鸡,菜名听着倒是新奇。

吴铭点头称是。

考虑到王安石是江西人,今天便特意烹制这道江西名菜三杯鸡,也让老王尝尝千年后的家乡风味。

说起来,江西菜里有不少菜品都和宋代相关,比如水浒肉,相传便是《水浒传》中宋江等人最爱吃的浔阳楼“嫩片肉”,又比如文山鸡丁,相传为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创。

甚至王安石府上的这位曹铛头,十数年后也会创造一道流传千古的名菜:响铃鱼饼。

而三杯鸡的起源,相传为南宋末年,在文天祥行刑的前一天,狱卒敬服其为人,想替他做一顿象样的饭菜,便找来一个瓦钵炖鸡,中途倒了三杯米酒进去,做好揭盖一看,鸡肉酥烂,香味四溢。

这道菜后来随客家人的脚步传到了宝岛,又结合当地人的口味有所改良创新,最终火遍全国,以至于现在提到三杯鸡,许多人都忘了它是江西菜。

传统的客家三杯鸡以小火炉慢煨而成,食用时也是围炉共享,三杯料汁皆选用赣南当地的特产:一杯土榨山茶油,一杯客家米酒,一杯古法酿造酱油。

台式三杯鸡则选用当地的米酒、酱油和黑麻油烹制,配料除了姜葱蒜,还会添加红葱头、小米辣,以及注入灵魂的一味香料——九层塔。

吴铭决定采用客家三杯鸡的烹饪方法,配料上借鉴台式,味道更丰富,但不加小米辣,三杯料汁——米酒、山茶油、酱油则产自四川本地。

他吩咐小谢切配一应配料,随后用小酒杯按比例盛装料汁。

灶房里的众人见着这一幕,险些惊掉下巴。

品质如此高的琉璃杯,该当珍藏才是,吴掌柜竟用来盛装料汁,简直暴殄天物!

吴掌柜该不会是个富家子弟罢……

众人面面相觑,不禁冒出同样的念头。

吴铭神色自若,待配料切妥,起油锅,下入姜、葱、红葱头爆香,倒入鸡块炒香,再依次添加三杯料汁及少许冰糖。

不多时,浓郁的香气便随热气四溢散开。曹铛头离得最近,不由得深深吸嗅,望着锅中已染成酱色的鸡肉,喉头接连滚动。

吴铭将三杯鸡转入砂锅,分作两锅,置于小火炉上煨煮。

将锅洗净,正欲做下一道菜,两条纤细身影恰在这时闯入,异口同声道:“好香啊!”

曹铛头吓一跳,忙出言制止:“灶房里人杂烟重,小娘子如何进得?若教夫人知晓……”

王蘅摆手打断:“你不说,我不说,娘亲怎会知晓?”

随后看向吴铭:“吴川哥哥!蛋糕哩?我和姐姐想再看两眼!”

吴铭忙着做菜,哪里有空搭理小孩儿,扭头冲谢清欢使个眼色。

谢清欢立时取来冰鉴,走到灶房外,揭开盖子。

王蘅和王芷探头朝里一瞧,齐齐惊呼出声。

“哇!”

这回瞧得仔细,更觉栩栩如生,美轮美奂。

王芷仍觉难以置信:“这蛋糕莫非是以滴酥所制?”

“正是。”

“我想尝尝那朵花!”

她指着最大的那朵。

谢清欢笑道:“莫急,待饭后再品尝也不迟。好了,二位快快回屋去罢。”

说罢便盖上盖子,拎着冰鉴回到灶房。

——

ps:出圈指数3突破在即!追完新章顺便给角色比个心、在书友圈里打个卡吧,or2!

最新小说: 网红渔夫,今天飞哪包鱼塘? 爵爷偏偏要宠我 让你代管新兵连,全成特种部队了 东京:登神游戏 李天命小说 开局就离婚,我在乐坛杀疯了 退役佣兵:开局被红色家族认亲 极品女总裁的贴身保镖 巨星:从75岁追梦开始 雪岭枪魂